无损检测是保障产品质量和服役安全的关键技术,随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无损检测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应用场景也不断拓展,智能化、常态防范和场景高适应性成为当前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十四五”期间,无损检测将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加速碰撞融合,快速检测、智能检测、在线检测、云检测等会形成新的技术增长点,行业发展也会迎来新机遇和新挑战。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重要指示,促进行业技术交流和技术水平提升,将于2023年5月25日-26日举办首届“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同时联合举办2023年“面向人工智能的高速载运设施无损检测监控技术国际研讨会暨研究生无损检测技术学术创新论坛”,促进无损检测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探讨和推广应用。
首届“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包括主论坛和专题研讨分论坛。主论坛于5月25日上午在福州开幕,同期还举办无损检测仪器设备展览会,详见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公众号通知;南京分论坛于5月25日下午开幕,采用线上方式举办,并通过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公众号同步直播。
首届“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南京分论坛、2023年“面向人工智能的高速载运设施无损检 测监控技术国际研讨会暨研究生无损检测技术学术创新论坛”举办有关事项如下:
一、会议主题
无损检测、监控与健康管理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应用
二、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承办单位: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
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
高速载运设施的无损检测监控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文物无损检测与安全溯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
南京派光高速载运智慧感知研究院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
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
南京市计量测试学会
三、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23年5月25日-2023年5月26日
会议地点:网络会议平台及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公众号
四、会议内容
本届研讨会由专家讲坛和研学论坛两部分组成。
1、专家讲坛部分将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或发言,具体日程安排将通过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高速载运设施的无损检测监控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及官方网站予以发布。
2、研学论坛部分将围绕相关领域作论文交流和研讨,有关专家针对每篇会议交流报告进行点评。
3、会议将围绕但不限于以下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1) 无损检测与健康监测
①电磁无损检测技术
②相控阵激光超声、电磁超声技术
③智能结构传感技术及结构健康监测
④其它无损检测技术
(2)光电感知与智能系统
①光电传感技术
②计算机视觉技术
(3)多维感知与智能健康管理
①智能信息处理与自适应系统
②环境感知、导航及控制
③航空装备智能感知与健康管理
(4)先进机器人与精密系统
①精密驱动与定位
②并联机构/机器人
(5)文物无损检测与安全溯源
①文物溯源特征
②文物无损检测技术
③文物特征提取方法
④文物虚拟呈现
4、本论坛投稿论文与首届“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共享,将统一收录到论坛论文集或摘要集中,并择优推荐到《中国特种设备安全》(含增刊)、《数据采集与处理》及相关领域高水平期刊发表;论坛还将评选出优秀论文并发放相关奖项。
五、参会人员
1、国内外无损检测领域特邀专家、学者
2、与会议研讨内容相关的研究院所、企业代表
3、高校研究生
六、征文、论文评选及发表
1、征文范围:与研讨内容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标准、管理、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应用可以涉及无损检测技术在轨道交通,金属/非金属性能检测、材料疲劳及伤损检测,焊缝检测,核电、风电设备检测,天然气、石油、海油管道检测、文物检测等多方面。
2、征文投稿截止时间:2023年4月18日。投稿请按照论文模板提交全文或摘要,格式见附件。
请将论文以PDF格式连同投稿回执发至shiyunuaa@nuaa.edu.cn及gejiuhao@nuaa.edu.cn。
3、论坛重在交流,将组织专家对征文进行评选并发放相关奖项。投稿论文与首届“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共享,将统一收录到论坛论文集或摘要集中,并择优推荐到《中国特种设备安全》(含增刊)、《数据采集与处理》及相关领域高水平期刊发表。
七、参会费用
会议免收注册费
八、联系方式
石玉:13813830869,shiyunuaa@nuaa.edu.cn
葛玖浩:15563946792,gejiuhao@nuaa.edu.cn